向学霸进军特意整理出2021年最新版之高中语文课本古代文化知识,希望能够为宽大考生和家长提供资助。必修一《烛之武退秦师》1、《左传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,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。全称《春秋左氏传》,别称《左氏春秋》,和《公羊传》《谷梁传》合称“春秋三传”。
2、春秋时期有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五等爵位。春秋初期,周天子分封天下,一般就是劳绩大的,分得土地多,爵位就高,就可以分封为公爵,好比晋文公、秦穆公、齐桓公等。3、子:古代对男子的尊称。
4、寡人:诸侯谦称,寡德之人。5、执事:服务的仕宦,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。
6、医生:官职品级名。夏商周时,官分卿、医生、士三级,医生又分上、中、下三等。厥后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。
《荆轲刺秦王》1、《战国策》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。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,又称《国策》。
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,共33篇,分为十二策。2、卿:古代对人的敬称。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。3、竖子:对人的蔑称。
除此之外另有“童仆”和“小孩”的意思。4、祖:临行祭路神,引申为饯行和送别。5、古代音乐分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、变宫、变徵七音。
变徵是徵的变调,音调悲凉;羽,声调激怒。6、中庶子:治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。
7、郎中:宫廷的侍卫。民间又称医生。8、盘蹲:坐在地上,两腿张开,形象像箕,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。
《鸿门宴》1、《史记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,上起传说中的黄帝,下到汉武帝。分本纪、世家、列传、书、表五类,共130篇,50余万字。本纪记帝王,世家述诸侯,列传叙人臣,书记礼、乐、音律、历法、天文、封禅、水利等,表记各个时期的简朴大事记。
鲁迅评价该书为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《离骚》”。2、关中:函谷关以西,今陕西一带。
3、山东:崤山以东,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域。4、季父:叔父。
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、仲、叔、季。5、河:特指黄河。江,特指长江。6、亚父:对对方的敬称,意为仅次于父亲。
7、参乘:亦作“骖乘”,古代搭车,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。8、窃:私下,常用作表现小我私家意见的谦词。9、竖子:骂人的话,相当于“小子”(与《荆轲刺秦王》的“竖子”联合起来明白)。《优美的汉字》(相识一下即可)汉字的形体履历了由甲骨文、金文、大篆、小篆、隶书、草书、行书、楷书的演变历程。
分为古代汉字阶段(商代—秦代,甲骨文—小篆)和隶书楷书阶段(汉代—现代,隶书—楷书)。隶书是两汉时通行的主要字体,笔画平直,略有海浪起伏,书写轻便。草书形成于汉代,是辅助隶书的轻便字体,主要用于起草文书和通信,使用连笔,书写快捷,但难于辨认。
行书泛起在东汉晚期,楷书发生后,逐渐演酿成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字体,易书写,比草书易辨认。楷书也叫“正楷”“真书”,汉魏之际形成,南北朝时期逐渐成为主要字体,一直使用到现在。
“楷”有“规则”之意,字形方正严整,笔画平易圆转,更便于书写。汉字是方块字,有独体和合体之分。独体主要是以图形为基础生长变化而来的“象形字”“指事字”;合体是以独体字为基础而组成的,包罗“会意字”“形声字”。关于汉字的形成,前人有所谓“六书”:象形、指事、会意、形声、转注、假借。
现代学者认为:六书前四种是构字法,后两种是用字法。书法与篆刻为汉字插上了艺术的翅膀,使一个个平实的方块字灵动起来。《奇妙的对联》对联也叫“楹联”“楹帖”“对子”,由骈文和律诗演变而来。
形成于唐宋,盛行于明清。对联由上联、下联组成。
字数几多无划定, 要求对仗工致,平仄协调。对仗的要求是:字数相等,词形相同,结构相当。
平仄协调,要求平仄相异。平声舒缓,仄声短促,上联最后一字必为仄声,下联最后一字必为平声。
对联为竖行书写,中间不加标点。张贴时,上联在右边,下联在左边。必修二《诗经》两首1、《诗经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,又称“诗三百”,共收诗305篇。
内容分为“风”“雅”“颂”,主要手法是“赋”“比”“兴”。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。《诗经》“六义”指的是风、雅、颂、赋、比、兴,前三者指的是诗的差别体制;后三者指的是诗的差别体现手法。朱熹在《诗集传》中解释说:“赋者,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”,“比者,以彼物比此物也”,“兴者,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”。
2、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,叫总角,厥后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。《离骚》1、《离骚》是《楚辞》的代表作,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。
“楚辞体”是楚地的诗歌形式,方言声韵,形貌楚地的风土人情,具有浓重的地方特色,以《离骚》为典型代表,故又称“骚体”。《离骚》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。2、《诗经》和《楚辞》划分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,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“风”、“骚”并称,“风”指《国风》,代表《诗经》;“骚”,指《离骚》,代表《楚辞》。
《诗经》与《楚辞》划分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。《孔雀东南飞》1、《孔雀东南飞》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。它与北朝的《木兰诗》(别称《木兰辞》)并称“乐府双璧”。乐府三绝:《孔雀东南飞》、《木兰诗》与唐代韦庄的《秦妇吟》。
2、结发:古代结婚之夕,男左女右共髻束发。后称原配为结发伉俪。3、秦罗敷:“秦”是古诗中玉人常用的姓,“罗敷”古代玉人的通称。
4、伏惟: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尊长说话表现敬重的习习用语。5、床:古代的坐具。6、新妇:古代年轻妇女对夫家的尊长或平辈的自称。
7、初阳岁:冬至以后,立春以前。8、下九:古代夏历每月十九为下九,是妇女欢聚的日子。
本文来源:开云app官网·入口(中国)官方网站-www.masterexhibition.com